共举效应:智慧城市的未来

8月30日下午,由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承办的2018智慧照明供应链论坛在上海浦东召开,IBM、顺丰、联通、顺舟智能、飞彗智能、华普永明等来自全国各地300余行业人士参加了会议。

顺舟智能高级副总裁,复旦大学MBA导师肖震先生出席会议并做了《城市大脑下的智慧路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录。

三个时代的核心特征

简单谈一下宏观层面对于物联网的理解,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过去是工业化。未来是物联网,当然现在还不是真正的万物互联,所谓的万物互联应该是设备和设备之间直接互联,而现在是万物和云端互联,整个主流的模式还都是互联网模式。今天IBM的朋友过来了,IBM在2014年就发表过《设备的民主化,拯救物联网的未来》,现在很多的做物联网的事情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在做的,但是他们不是为物联网而生的。

比如在工业化时代,我们强调的只是交易。人和产品之间只是一个交易,互联网强调连接,一开始可以不赚钱,而把价值链进行延伸。通过连接产生一个平台,但是物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连接,更多的是一个价值的连接,基于共识产生的这种可编程的代码,这才是今后的物联网的连接。在工业化时代设备之间只是管控,属于自动化。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也不是智能家居,只是家居的自动化,而且也很难进行机器学习,哪怕就是一家只居住了三口人,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数据量又不够,机器怎么学习,但是在智慧城市的领域是可以的,因为数据是足够丰富的。

互联网强调赋能,通过平台经济进行赋能,但是物联网强调的是内部的触发,机器自主的决策。工业化强调的是客户,是交易。现在很多智慧城市,智慧路灯为什么做不好,原因还是交易思维,政府是采购方,供应商挖空心思怎么满足他把钱挣到手,很难产生持续的连接。互联网强调的是用户思维,需要持续的连接、持续的使用。

小米为什么在电商领域,淘宝、京东之后又能够把电商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他创造了粉丝经济,光用户还不够,核心用户才是重要的。但是在未来物联网时代可能就不是了,应该是极客,团结所有的开发者和产品经理,物联网有更多的设备,这个时候极客显得更加重要。工业化产生了公司,互联网产生了平台,小米、阿里这样是一个平台不是公司了。马云讲阿里未来要进入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现在排第二十一位,阿里本质上其实已经不是公司,而是一个平台。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说自己是生态,是吗?淘宝、美团、滴滴是生态吗?显然不是,主要是靠补贴大战生存下来的,而生态应该是自己生长出来的。而且它最终获利的还是背后极少数的投资方,这样就存在一个天然的对立,消费者、投资者和经营者存在一个天然的对立关系,所以他只是平台。但是在万物互联时代应该是真正的生态。

物联网时代的共举效应

工业化时代强调的是规模效应,有了规模成本才足够低,在市场上才有竞争优势。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和产品之间有网络效应,工业化时代是没有的,索尼公司很多产品线都很出色,但是产品和产品之间没有关联,索尼的音乐和MP3没有关联,搞到最后MP3还连接到苹果的ITUNE上买音乐.还有产品和用户之间的网络效应,看今日头条看的越多体验越好内容更适合你。第三个是用户和用户之间有网络效应,最明显很多做社交电商和粉丝经济的。

现在我们的智慧路灯为什么做的增长不够迅猛,就是网络效应不足。它无法发挥互联网所带来的全部优势,不要看我们这些传统照明企业干得不出色,互联网公司干的也不好。即便是阿里京东也有很多做的不理想的地方。马云前一段在物流大会上投资一千个亿做智慧物流,而且承诺在未来的投资会把绝大多数投智慧物流,但智慧城市却一分钱都不投,主要原因还是网络效应不够。

物联网时代其实是一个共举效应,不能单纯靠网络效应。??为什么要强调数据,只有数据才会把我们的智慧路灯从成本中心转成收益中心,如果只是用于管控只是降本增效还是要卖就很难。但是如果未来能够收集更多的数据,也就是不光是路灯管理部门干的事情,变成一个城市大脑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收集的集体智慧、数据的这些特性会使智慧路灯成为一个收益中心,自身能挣钱,自身能够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但是现在还没有形成,所以就很难。

共享经济就是初步的共举效应,共享单车,滴滴家的网约车,都说自己是共享经济,很多人知道不是共享只是租赁。但是即便不是租赁,他也不可能做成真正的共享经济,为什么?刚才已经讲过投资人、经营者以及用户消费者这三个因素是天然对立的,怎么可能共享。大家都知道现在强调连接,羊毛出在羊身上狗来买单。

所有的共享经济应该政府来看,至少有基于万物互联网的社会化企业来干,有社会化企业来解决社会问题,不能用商业模式甚至互联网也很难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滴滴只要一出事情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攻击。前段时间很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生产者、投资者天然是矛盾的,互联网也没有解决,互联网只是让我们的感觉好受了一点而已,小米现在上市了500多亿美金,其一再强调的粉丝经济前100个骨灰级粉丝得到什么了?有一分钱股份吗?没有的,但是他和传统的互联网模式比起来已经是进步了。

所以未来的话像智慧城市可能就是应该在这个共举效应下形成一个社会化的产业,依赖传统的照明企业很难,依赖互联网的平台经济也是要收割的也很难,最终肯定是要有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比如NB技术是为物联网时代而生的一样。

互联网的平台经济肯定基本上是能够打败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规模效应,但是现在已经过渡到万物互联的时代,不是一个互联网是更高层面的东西,未来互联网如果单靠他的网络效应肯定不够,否则他们肯定愿意烧钱,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烧钱就是因为驱动力不够,我所说的共举效应就是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先收钱还要收割,最终还是为他背后的投资者服务,所谓的共举效应就是所有的参与方都能够共同获利,刚刚大家谈到智慧路灯模块化,有很多不同的模块厂家协同合作,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而不是现在互联网平台经济。

互联网的平台可以先贴钱,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只有平台赚钱,但是物联网时代应该是共举效应所有的人依据一个共识,依据一个智能化的合约,可编程的流程形成一种协作,共同把这个事情干起来。这个事情本身也是存在的,很多社会化的企业,已经有解决普惠金融的一些东西,但是不是传统的商业思维,也不是传统的工业化思维,也不是互联网思维,它能够激发每个参与者的活力,每个参于者都能获得利益。小米粉丝经济做的好,小米上市了500多亿美金他卖粉丝有回报吗?没有,只是让人的感觉好一点,所谓的共举效应就是小米。首先把净利润降到5%,同时他赚的钱还和你这才叫真正的共举效应,这才叫真正的共享经济。

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通用电器前CEO曾经讲过,未来每个工业企业都将成为软件公司,所以搭建了一个平台,一开始从智慧路灯起家,现在连接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反正就是这些故事大家也听腻了,但是在云端上确实需要这种技术层面来实现。就是可靠性、稳定性非常的重要。这是整个智慧城市的物联网的解决方案,然后背后的技术第一个是Zigbee是我们起家的技术,现在LoRa我们的模组也有,包括NB也有。云网端形成一个所谓的闭环,保持在高并发量下系统的稳定性,这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一些案例,案例挺多虽然规模未必大但做了很多。在广东全国各地都有,包括在海外也做了不少智慧灯杆,智慧城市的一些项目。

因为我们现在做的更多还是路灯的信息化,工业3.0和工业4.0很多人搞不清楚,3.0是信息化、自动化,4.0才是智能化,我们现在更多是路灯信息化降本增效,但是真正的智慧路灯应该通过数据来增值的,从成本中心变成了收益中心,第二个路灯很多都是项目都是工程,效率其实很低。未来肯定要产品化。

路灯信息化更多解决的是为路灯管理部门服务的,帮助它进行管控和运维,未来应该上升为城市大脑,现在路灯信息化是软硬件结合的这样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本质上还是在卖货,未来它应该能够形成一个真正的生态,通过连接共享通过数据的流动能挖掘更多的潜在的需求。信息化是强调规模效应,真正的智慧路灯,智慧城市是一个网络效应。

城市化三部曲:1.0时代是数字城市,2.0时代机器学习能力,3.0自治社会。把很多治理管理变成代码,通过机器自身的决策让机器万物真的互联,真的自主决策。而不有人的参与,有人就会有短路,有人就会降低他的效率。

个人觉得其实还是智慧路灯,现在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这种工业化时代的交易的关系。每个家庭为了引进你的智能家居系统要投钱地投了钱以后单个家庭生活效率有所提升不太容易,但个从政府治理层面,成本效率方面确实是有优化的空间。至于说它现在更多是作为一个工程类的项目有政府采购,本身这个环节多效率也比较低驱动力不足。第三个产业的特性,刚刚谈到网络效应不足,共举效应不足,即使手里有钱的人也没有真心实意大规模投这个智慧城市。有这几个因素决定了智慧城市还在一个缓慢的爬坡期,产业的迸发期还有待时日。

现在的传统企业乃至互联网的平台经济都很难真正的到这点,就是能够发挥一个共举效应,因为现在更多还是买卖关系,装了很多设备政府部门就想你不就是想多赚我的钱吗,现在还是处在一个对立面,第一就是技术,第二个就是商业模式。

为什么要谈标准,就是想形成更大的规模更大的网络效应,为什么工业化传统的设备厂家其实都是各自为政的,因为工业化的驱动力是规模效应。我不需要和你连,我的规模超过你我就是领先的,所以这是工业化效应的特征。互联网是网络效应,但是面对智慧城市还是要依赖于传统的设备厂家,但是他们的核心驱动力还是智能效应,我觉得未来如果真的要把这些打通,第一个可能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每个城市可能真的需要一个智慧城市部,完全一个独立的新的东西,他才能够把大家连接起来干一个标准化,互联网时代野蛮生长,互联网也不要搞标准,谁的用户多谁就是标准,但是智慧城市也行不通,即使烧钱也烧不出这个网络效应,否则早就有平台型公司来烧了。所以我就觉得解决物联网真的是共举效应,可能真的需要有一个人有一个企业有无私的精神,智慧城市是为了成就一个城市大脑,城市大脑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自治,就标准或者建立共识的基础上,这个共识可能需要整个智慧城市可编程化,所有的编程代码都是很透明的形成一套共识,大家按照这些共识鼓励更多的参与方都进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的生态。

这么一来其实最终真的需要政府来牵头。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我认为最终不应该掌握在某一个企业手里面,因为企业没有这个能力,物联网万物互联那么大的并发量,这些巨无霸的企业都很难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是物联网时代最大的,数据应该掌握在整个国家的手里。我们为什么搞供给侧改革,为什么产能过剩就是因为生产资料不是全社会共享的,要追求规模效应必然是扩张产能,这一切最终可能数据作为一个新型的生产资料应该全社会共享,归每一个人以及归全社会共有。总之物联网时代要有它的技术,它的模式,它的平台,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崭新的城市大脑,形成数字化的自治社会。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