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leaf Bloom LED球泡灯深度拆解与评测

今天,我们要拆解的是环保科技公司Nanoleaf绿诺推出的一款设计非常前卫的智能LED灯泡Nanoleaf Bloom。

Nanoleaf Bloom没有采用中间硬件或者应用程序操作,只是利用既有的一般灯泡开关切换即能控制,是一种“更智能”的智能灯泡。除了智能控制,Nanoleaf Bloom并没有改变对节能的追求,依然是“全世界最节能”的智能LED球泡,本期的评测我们将对Nanoleaf Bloom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拆解和深度的评测。

Nanoleaf Bloom产品信息

本次拆解与测试,由佛山沃特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胡晓坤及其团队操刀。

闲话少说,以下是文章正文部分。

先来看看产品与点亮图吧。

放到电子称上,先看看其净重:

接下来看看点亮的效果:

在白天有灯光影响的环境下,可能亮度感觉不够,没关系,来张防风测试罩里面的:

 

对哦,同事说有点刺眼,估计是因为没有灯罩,灯珠裸露在外所致。

整灯测试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对产品进行一个全方位测试。

光生物安全

先看看能不能通过IEC/EN 62471 光生物安全的测试:

测试没有问题,通过,下面是详细数据:

 

光学参数

为保证精确度,分别采用了积分球和分布式光度计进行光通量的测试。

积分球和分布式光度计因测试方法不同,数据有轻微不同,但基本都是接近的,光通量1145 lm,光效114 lm/W,色温3015K,功率10.28W,PF值为0.92,CRI 82.3, 与铭牌上标识10W,1200lm,3000K,CRI 80基本一致,光学参数表现十分不错,相当于100W白炽灯或者30W节能灯的亮度,符合自称“全世界最节能”的称号。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报告:

配光曲线

虽然行业一直在鼓吹LED的光效,但对比过往众多的产品测试中,实测光效达到114lm/W,这款还是属于第一个。不过企业方对于这个数据,提出了质疑,认为此次测试光通量低于产品的实际光通量,对此,实验室收到反馈后又校正了仪器并重新测试,不过参数依然与之前所测没有出入。为保持公正客观,特将企业方所提供的报告数据一并呈现以供大家参考。目前,不同的测试设备,测出来的参数有时会有一定的差异,评测室认为,这有可能是两次测试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EMC测试

EMC测试结果均通过标准要求,这个在后面的拆解中就会发现,相应的EMC对策都有体现,部分数据如下:

辐射骚扰(CDN法)测试数据

传导测试数据

灯头测试

讨论评测方案的时候,我们最担心的是灯头的扭力,之前的Nanoleaf One在拆解时灯头扭力测试在1.24Nm时已经可以听到到球泡嘎吱作响,扭力不合格,不知道这次Nanoleaf Bloom的表现会怎样呢?

先看测试图:

扭距3Nm,时间1分钟,通过测试,不过同事手握着灯泡时,PCB的棱角让同事的双手倍感压力,但总算坚持了下来。

然后,我们再来做下灯头的拉力测试,40N,1分钟,先告诉结果,是通过的:

接下来看看灯泡的拆解部分。

玻纤板外壳。

看到网站上可以打开成五角十一面(网站讲五角十二面)的梅特隆立方体,也想让每一片舒展开,拍一个更好的角度。

如果对比Nanoleaf One的拆解,会明显发现与Nanoleaf Bloom的不同,因为Nanoleaf Bloom的驱动电路有很大改变,并且增加了调光控制部分,在产品的组装方式方面也有很大改变。

下面做温升测试,我们采用布设热电偶的方式,采集温度参数:

布设热电偶完后,开始进行温升测试。

输入电压为240V时,温升测试工作大约30分钟后,整个灯的功率降低到了8.5W左右,下面的温度曲线图能明显看出来:

另外,在100V电压情况下又进行了一次测试。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最高的温升也没有超过80度,即使LED灯珠和灯珠后面的散热铜片,温度也只有70度不到,温升控制得很好。

灯珠拆解

整灯测试完成了,我们还需要对最重要的LED灯珠做一个拆解:

下面用丙酮来处理封装胶水和色粉,处理后的LED灯珠,不过下手剥离封装胶水时用劲过大,把金线基本都扯断了,还有部分没断,也就不再重新处理了:

下面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的LED芯片图片:

 

总结

与市面上众多智能LED灯泡选择用上千万种色彩调节、网络蓝牙连接、安全警示等应用不同,Nanoleaf Bloom选择了只是调节亮度,并且不需要连接网络、下载APP应用程序来操作,也没有其它控制硬件,采用了最接近原来使用方式的控制方法,即使老人和小孩也能轻易上手,不得不说是另一种亮灯的艺术。多面体的外观更是赢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文艺范十足的造型,也会广受年轻人的追捧。据说使用寿命可达23年,Nanoleaf Bloom也能成为你的传家宝了。至于购买成本方面,288元的价格虽较智能LED联网灯泡便宜,却也比非智能LED灯泡高出不少,国内消费者接受会有较大的难度。

 

 

来源:阿拉丁测评室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在线)。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