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科研团队研发基于全
- 2 北京工业大学在高性能线
- 3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
- 4 圣母大学开发利用光治疗
- 5 美国开发新型自旋控制LED
- 6 中山大学团队及其合作者
- 7 中国科大在钙钛矿半导体
- 8 季华实验室在高分辨率OLE
- 9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 10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风车型
近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乾照光电协同攻关,在提升绿光LED效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成果以“Hig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Green Light Emitting Diodes on Stress-Manipulated AlNO Buffer Layers”为题发表于IEEE PHOTONICS JOURNAL 14(4) (2022) 8234405。
近年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已经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巨大飞跃,蓝光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超70%,同时AlGaInP基红光LED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发光波长介于两者之间的绿光LED的光电转换效率仍显著低于蓝光与红光LED,形成一个明显的效率低谷(Green Gap)。
针对这一难题,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与乾照光电陈凯轩博士团队经过3年的联合攻关,提出通过并入高浓度氧形成AlNO缓冲层的方法,降低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与GaN外延层间晶格失配导致的应力与缺陷,进而减缓了MQW中阱/垒的应力及其压电极化效应,提升了阱/垒界面的陡峭度,提高了阱中In组分的一致性,最终提高了LED的光电转换效率。
基于该技术制备的526 nm绿光LED芯片(面积为0.1mm2),在20 A/cm2的工作条件下外量子效率达46.1%、光电转换效率达41.9%,为目前所报道的最高数值。除提升绿光LED效率以外,该技术预期也可以在AlN基紫外LED中发挥作用。
图1.AlNO缓冲层助力“Green Gap”问题的改善
论文第一作者为厦门大学博士生王爱民,合作作者为厦门大学李金钗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与乾照光电陈凯轩博士。(来源:厦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