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Micro LED好久,一直都是在技术上做相关的普及和介绍。今天在线君想谈谈Micro LED的商业化问题,说到商业化很多人愿意去谈论苹果收购Luxvue,但是在线君认为苹果目前并未有终端应用产品,如果你说是保密效果好,那我只想说iPhone的下一代技术都快曝光完了。
谈到Micro LED商业化问题,个人觉得谈论Sony是最恰当不过的。说到Sony,在线君不得不佩服他的刷屏率,本次CES上SONY的OLED电视又刷屏了,跟上一届的Micro LED大屏产品CLEDIS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好的谈Micro LED,为何要说下OLED呢?这就要从Sony的Micro LED策略之路转变说起。
Micro LED的电视之路
在CES2012上,索尼凭借“Crystal LED Display”的革命性新显示技术刷了当时电视技术的三观,其展出的55寸Micro LED电视机是当时业界首款的55英寸使用LED光源的全高清自发光产品。
在当时“Crystal LED Display”被宣称是一种结合了索尼独特方式的自发光式显示技术,其实就是Micro LED产品。具体点说,这款显示器上有1920*1080个LED,而每个LED又由R、G、B三个LED子像素点阵构成,各自之间的间距为210μm。
当时的这个电视为啥会火呢?首先从对比度来说,这款电视,因为LED是一个个的“像素点”,在表现全黑画面时,完全能将显示黑色部分的LED关闭,从而实现更高的对比度,而当时的液晶显示器即使关闭部分背光,效果依然相当粗糙。
其次,从动态解析度方面说, Crystal LED Display因为它的画面控制是精确到单个像素点的,在高动态场景时,画面颜色激烈变化,可以精确控制每个LED像素点的颜色,能实现完全一致的静态、动态解析度。同时还不存在“驱动后的应答延迟时间”的概念等等。
正是因为其显示效果几乎超越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显示技术,所以在那一届CES上无论是从产品和创新的角度来看都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产品。虽然看似完美,但也因当时的技术离量产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不得不选择让Micro LED电视进入蛰伏期。
从电视转向大屏显示
然而等到4年蛰伏期结束时,索尼的Micro LED产品却已改头换面。2016年底,索尼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小间距大屏LED产品CLEDIS。这就意味着SONY对于Micro LED之前的电视策略做了调整,先转到产业链配套比较完善的大屏显示领域。
那么问题来了,转移到大屏有前途吗?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小间距LED企业集中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却也是已经被瓜分成熟的市场。基于此,就显得SONY的小间距中国之路会很尴尬。但也不是不能进入,毕竟小间距LED大屏行业是一个拥有特殊"规律"的市场,SONY虽然来得晚,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因为索尼不仅在大屏领域的地位是非比寻常的,而且早在2012年就展示了CLED的LED产品雏形,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日系外资巨头在华推出小间距LED大屏显示的第一人。
以索尼的这款小间距大屏产品CLEDIS来看:
♦ 首先,在技术上,产品从封装就与国内灯珠表贴LED大屏产品不同;
♦ 其次,在渠道和市场上,索尼拥有大屏显示领域国内市场的完整布局,甚至在一些应用中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优势;
♦ 而且如果采取搭载其他产品便车的方式进入,还会降低其运作成本。
关于索尼Micro LED转移到大屏领域,在线君认为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第一是因为近年来LED小间距产品市场发展成长空间大,产业配套设施完善;另外一个是Micro LED本身的技术对于应用于在小间距上有先天的优势。基于此一系列的考量,SONY才对Micro LED的策略从电视转到大屏显示。
策略转变的逻辑
既然将Micro LED电视转到大屏领域,那么电视领域呢?在今年的CES上,索尼推出OLED电视XBR-A1E,重回OLED镁光灯下,这意味着索尼的电视业务将走OLED策略。
作为当初的CRT之王,对于次时代电视,索尼的考量是一直认为OLED必为日后主流技术的产品。所以在这一块,索尼于2007年,就率先推出了量产的11英寸OLED电视XEL-1。
对于当年的XEL-1,虽然从创新和产品技术角度看有着无可匹敌的耀眼光芒,但它的命运却非常不尽如人意。在其上市后就一直被价格过高和产能不足的问题困扰,因此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停产,后续产品的开发也被搁置。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款新品的失利,对索尼这样每年都会有一大堆新品上市的企业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当时的索尼来说,尤其是电视业务而言却是个不小的打击。
由于对液晶判断的失误,导致错失了最佳时期使得转型脚步无法做到与市场同步,加上缺乏上游的布局,导致电视业务从2005财年开始就陷入持续的亏损泥潭,因此索尼在OLED技术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迫切希望通过OLED扭转当时在液晶领域落后于其他竞争者的困境,而XEL-1的市场表现则基本宣告了这一方向的失败。
关于当年XEL-1失利的原因,除了尺寸过小这个问题外,其实最重要原因是OLED技术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过于超前了。虽然可以小规模量产OLED屏幕,但是在当时整个产业配套都不甚成熟的情况下,无法短时间内解决大尺寸面板的量产问题。
而这个原因也同样适合几年前Micro LED在电视上的发展,或许是因为吃过这样的亏,所以SONY将Micro LED电视商业化的进程转到Micro LED大屏显示吧。
因为曾经在OLED上受过伤,结果是整整十年也没有染指过OLED电视,所以对于Micro LED电视前几年也存在着10年前OLED电视同样的问题,但是Micro LED跟OLED又有不同,当年的OLED并没有市场机会切入,但是今天的Micro LED却有小间距大屏显示市场。
因为现在小间距市场是很成熟的市场,不论是上游芯片还是下游配套的产业链都很成熟。所以把Micro LED从TV转到小间距大屏,而OLED的重心投入转为TV,这不仅仅是基于技术本身的瓶颈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基于当前的整个市场成熟度的考量。
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将于2017年2月20日与2月23日分别在上海、厦门举行首席顾问行情分析会,届时,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召军(他自2006年起开始micro-LED的研究,目前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专利10项,授权7项,中国专利50项,授权18项)将会分享更多关于Micro-LED的信息,欢迎众业者莅临!(文/LEDinside Skavy)
如需转载,需本网站E-Mail授权。并注明"来源于LEDinside",未经授权转载、断章转载等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E-Mail:service@ledinside.com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