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光:两年内LED芯片企业将生死立判

2013年还比较胶着与不明朗的LED芯片市场,今年却开始逐渐清晰,一些小的、没有上市的芯片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并购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经停产,准备退出这个领域。去年还在苦撑待变的企业,现在只能看到上市企业还在继续坚持。在行业沉淀十数年,经验丰富的叶国光敏感地发现,LED芯片领域,已经开启了集中化的步伐,或许两年之内,将决出生死。

技术不断进步 价格保持平稳

叶国光透露,今年的芯片价格没有再下降,因为技术和市场已经比较稳定,加上许多企业的产能还没有完全利用,今年随着技术成熟与市场的带动,产能已经逐渐开出。芯片需求一直在增加,但是由于芯片的供应量也相应的扩大,所以芯片价格今年不会跌也不会涨,实际情况应该是勉强保持供需平衡。

当然,价格不变并不代表芯片企业没有利润。由于技术的进步,有的芯片企业在维持质量的前提下,开始将芯片面积做小一点。在电性能、发光亮度一样的情况下,面积缩小,单位原材料的产量自然增加。如原来一片两寸晶片能做三万颗的芯片,将芯片面积缩小就能做到三万五千颗芯片,每颗芯片在亮度与价格保持一样的话,那多出五千颗就是利润,所以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将技术再提升得到更大的利润。

目前的价格还是会有下降的空间。根据LED界的海兹定律(Haitz Law),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与产品良率持续提升,芯片的价格毫无疑问还会往下降。到那时,技术落后与墨守成规的LED芯片企业就会被淘汰。同时,企业在降低面积时还必须注意产品性能,如果一样的面积,一家企业的产品亮度比别人低,一片晶片切割出来同样面积的芯片卖出的价格就会比别人少,同样会亏损,甚至导致企业经营不下去。此外,芯片企业的现金流非常重要,如果现金流周转不下去,也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用于芯片制造的设备如MOCVD等外延设备,2014年没有涨价的迹象,因为设备商不敢涨价,当然也没有跌价的迹象,但是他们会把设备效能提升。

总体规模不变 企业不断扩大


叶国光认为,未来会有一家或两家中国芯片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整体格局应该是一大多小,就像台湾地区目前是一家大的芯片公司,其他都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大的那家企业会占整个芯片市场份额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大陆目前也是一样,像三安光电,就基本占了整个中国芯片市场的一半左右。

但是,资本流入新的芯片公司数量将不会增长,因为之前投入太大,已经透支了市场需求,上游的芯片领域现在还在消化以前的投资。就叶国光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开出产能,需要去整合,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些大的企业开始有所动作了,新的一轮LED并购潮已经开始。

即使有新进的资本,他们也会找一些差异化的东西去做。一大多小的格局形成后,小企业就要想办法努力打破宿命,不断改变以求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在这个不进则退的LED上游行业里。

十几年前资本愿意投资芯片上游产业,是因为这样对国家、对行业有贡献,国家也支持,所以投资多。2009、2010年是市场有机会,也有新的投资者进入。现在,LED芯片厂已经不太可能有新的投资,德力光电的成立与投产将会是最后一波的上游投资。从目前来看,芯片行业投资确实已经没有什么效益,投资报酬率很低,原来的投资效益包括的政府补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停掉了。没有利润,就没有人愿意做了。除非有很大的诱因,否则不会有不怕死的资本再进来了。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的大陆市场即使有的上游企业规模小,但只要有上市公司的平台,也不会消失。叶国光注意到,这几年消失的上游芯片公司,基本都是没有资本平台去运作的企业。如果有资本运作,资本注入的企业,一般都不会消失,不管他多大多小。如华灿、乾照等一年才做三到四亿,也依然坚强地活着。可以这么说,企业上市之后就好比成了优等生,优等生再怎么差也比一般学生要好,因为上市就是上了一个台阶,目前在上游,上市企业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

技术发展加快 库存减值明显

在叶国光看来,库存问题可以说是目前芯片企业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库存越大越危险,市场上就曾经有过例子,企业由于库存过大,直接就亏了几十亿。

LED行业技术进步的很快,比较的是性价比。叶国光认为芯片库存越久减值就越大,一般而言芯片库存如果两年大概会减值80%,三年大概会有90%的减值,十年就是减值99%,如果十五年,就像他见到的那样只剩千分之一的价值。

此外,由于库存,资金被占用,周转率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就会出问题,许多芯片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现金周转不下去,就面临危险。因此,库存管理是一个工厂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库存管理不好的话,公司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台湾地区的晶元光电之所以能在台湾地区地区发展到一家独大,统一芯片的市场地位,就是因为他的库存管理的很好,企业每过一段时间,如半年或者几个月就会清理库存,将库存的芯片处理掉。

现在,许多上游芯片公司的财报很好看,只是因为企业将库存计算为原来的价值,靠未贬值的库存支撑着。

台湾地区地区人才涌入 大陆学优创新难

现阶段,由于台湾地区LED领域人才大量进入大陆发展,企业并不缺生产型技术人才,但是叶国光对目前大陆企业的人才状况依然十分担忧。叶国光在交流中表示,大陆人才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即使现在学到台湾地区企业的先进技术,过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来源,也会由于没有创新而继续落后。

同时,大陆的很多顶尖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也没有将研究方向与产业实际应用结合的传统。所培养出的专家学者要么是理论型的科学人才,对技术的实践深入还不如企业的技术人员,要么是偏向军工与航天方面的专家,研究的技术都是企业还没有达到的层次。因此,现在对行业创新做贡献的往往是台湾地区地区和海归的人才比较多,所以很多大陆企业不免陷入了原创专利少的先天不足局面。

叶国光表示,两年之后的2016年,当LED达到180LM/W至200LM/W产业化的时候,此时光提取效率已将达到了60%。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LED灯具的性价比将会超越所有传统照明灯具,那时的LED领域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LED芯片企业将生死立判,有志于在这一领域发展的企业,需要警醒了。(责编:Nicole)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在线)。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